比如华润涂料旗就有“华润”、“爱的漆”、“世纪明珠”、“大地漆”、“妙想漆”等5个“儿女”,“它们彼此虽然都有一定的定位区隔,但很多时候给外界看起来,还是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不好识别。作为‘外行’的消费者在挑选使用时,往往显得十分盲目。”一位业界资深人士表示。此外,展辰涂料集团分别拥有“展辰”、“经典”、“富臣”、“总督”等四个子品牌。这还算少的,很多涂料企业甚至有七八个、十多个子品牌。比如广东神州化工有限公司,其旗下拥有神洲漆、爱丽诗漆、英杰利漆、霸王花漆、贝彩尔漆、风彩漆、海曼漆、猛龙漆等八个品牌,可谓严重“儿女成群”。
品牌“超生”严重,为哪般?有些企业,往往是一个牌子还没有打响,就想借势再生几个,以为孩子多就赢利多。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涂料企业不分青红皂白,想生几个就生几个,等孩子生下来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由于事先没做好品牌规划,加之企业缺少管理品牌、正确引导的能力,直接造成品牌影响力弱、性能近似、经营模式和广告活动雷同等,形成了“个个孩子抢奶吃,个个孩子吃不饱”的局面。这种不考虑品牌的承载能力,而仅仅基于生产、渠道方面的资源优化的做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也直接造成了品牌定位模糊不清,品牌核心价值的严重缺失,为品牌发展留下隐患。
技术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缺乏持续创新能力
“空手套白狼”,在中国涂料行业也是大行其道,其根本就体现在模仿上。我们知道,涂料对生产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研发创新技术,这是一般的企业很难承受的。在固有的思想观念及现有的中国市场机制下,一些企业往往认为经费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更多是从成本和利润上来考虑,不如模仿赚钱来得快,创新技术也是力不从心的事。
然而,一味地从品牌的命名,到研发技术,再到产品的性能和销售的模式的模仿,不去创新,只能造成企业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发展不强大。就拿产品的命名来说,单是从立邦和多乐士这个名字上派生出去诸如邦和士的品牌就不计其数,产品也是自从立邦和多乐士推出“三合一”和“五合一”后,一夜之间,中国几乎所有的建筑涂料厂家都有了“三合一”、“五合一”甚至“六合一”和“八合一”,功能特点全部一样,其它诸如销售模式也是几乎全盘照抄。也许这种模仿不是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技术上的模仿。
长期以来,进口涂料品牌都占据着国内涂料市场巨大的市场份额,如今已达到45%左右,并牢牢地控制着中高端涂料市场,其中以立邦、多乐士犹为突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人们很容易将其归咎为在生产工艺技术和涂料质量性能上的差异。
当初,国外涂料厂商凭借先进的技术来打造优秀的产品质量,再辅之以良好的市场和品牌运作,迅速拓展和占领了国内市场。由于建筑涂料的技术含量并不很高,而且产品风险不大,现在的中国涂料企业完全能生产出高端涂料产品,最多是在时间上慢一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科研经费投入的不足。据统计,我国涂料行业每年投入科研开发的经费不足销售总额的1%,低于韩国(2.15%),更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5%以上)相比。技术研发是需要一笔巨额的开资,如果经费投入不足的话,会导致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下降,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自然企业竞争力就跟不上,打造品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品牌文化的缺失,导致品牌失去生命力
美国一家著名企业经理人说“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不是投资、管理、技术水平和外部环境等具体问题,而是当企业面对这些具体问题时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