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企业怎样提升自身质量
2011年即将过半,建筑涂料除了要继续克服原料价格上涨、央行加息带来的压力外,涂料生产商还应从几个方面来提升我国建筑涂料的质量,一是提高建筑涂料的性能,二是增加建筑涂料的功能,三是涂料装饰艺术化,四是最为重要的减低VOC排放量,如果涂料生产商能够做到以上几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涂料将很快赶超国外涂料。据专家预测,2011年建筑涂料产量为414万吨,2012年建筑涂料产量487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同比增长17.7%和17.6%。作为建筑涂料企业,需适时转变市场策略,积极响应国家保障性住房战略,也唯有如此,方能在保持企业竞争力同时,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国涂料产业在房地产、汽车、船舶等下游产业的推动下日益壮大,而作为其中一个分支的建筑涂料,也在涂料产业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了解,2010年我国涂料总产量达966.6万吨,同比增长22.8%。其中,建筑涂料总计产量约351.9万吨,同比增长23.7%,是2001年的6倍。由此可见,我国建筑涂料产业虽然经历了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央行加息带来的压力,但其发展势头依然不减,且还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2011年建筑涂料产量将继续高速增长
2010年我国建筑涂料之所以保持着高增长的态势,主要得益于房地产业等支柱产业的支持。除2001年外,建筑涂料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2008年~2010年,建筑涂料产量年增长率更是连续3年高达20%以上。建筑涂料产量占整个涂料产量的比例常年维持在30%左右,自2007年至今建筑涂料产量占整个涂料产量的占比稳步回升,2010年,建筑涂料产量占比已经高达36.4%。但是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区别,欧美国家的建筑涂料在涂料工业中的占比都在50%以上,日本稍低,也维持在40%左右。
目前,我国涂料技术革新不断,国民消费能力日趋增强,我国的涂料人均使用量也逐年增加。据统计,2010年人均涂料使用量7.2千克,人均建筑涂料使用量2.6千克,城镇人均建筑涂料使用量是5.5千克,分别是2001年的6倍、4倍、4.6倍。城镇人均建筑涂料使用量增速高于人均建筑涂料增速。考虑到可预见的将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人口增速将远大于人口增速,所以我国涂料使用量提升空间值得想象。
虽然我国涂料人均使用量在过去十年增长很快,但依然远低于欧美国家年人均建筑涂料使用量25千克,以及全球人均建筑涂料消费量15千克。所以中国建筑涂料后期增长潜力巨大,这也是当前国际涂料巨头争相逐鹿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将拉动建筑涂料市场发展
根据中央的要求,2011年我国开工建设保障房1000万套,未来5年总计开工建设数量将达到3600万套,去年我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开工量为580万套,今年任务量同比增长70%以上。据了解,今年要开工建设的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的改造,特别是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几个必需保障,第一是土地供应要有保证;第二就是资金的保障,一定要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支持;第三是生产能力的保障,比如建筑材料等。
众所周知,涂料是建筑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据研究,内墙涂料装饰效果在居室整体装饰效果中占有80%的权重。以一个家庭为例,如果居室占地70平方米,按照行业标准,涂料的覆盖率应达8.6毫米,大概需要装饰涂料数量17.67升。由此不难看出,保障房的大力兴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2011年的内墙涂料市场。另外,随着国家建设保障性住房力度的不断加大,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拥有自己的房子,家居建材市场也将被极大地拉动,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政府在积极推行保障房建设的同时,出于美化环境与环保安全的考虑,将会出台各种法规政策来规范建筑外墙涂料的发展。总而言之,作为建筑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墙涂料来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将会拉动外墙涂料的需求。
建筑涂料产量增长还需兼顾节能减排指标
近年来,随着涂料性能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涂料的认可度也不断提升,再加上涂料相对于石材、瓷砖等装饰材料而言,在能耗、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因此在建筑内外墙装饰领域中,涂料用量越来越大,普及率越来越高。2010年我国单位竣工面积建筑涂料覆盖率达每平方米4.6千克,是2001年的2.3倍。从表面上来看,市场各方都朝着有利于建筑涂料的方向发展着,但是,我国承诺至2020年将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45%,单位GDP能耗降低20%以上,这无疑给涂料行业制造了门槛。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节能减排在目前这个阶段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从短期来看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不太乐观的,但从长远考虑,节能减排却是为日后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对屋里的涂料到屋外的空气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绿色低碳的生活早已成为全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各生产企业要做的也只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虽然起头较难,但却是为涂料企业日后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